【2022歲末特賣搶先看】幼兒55折必BUY推薦書單

麥克兒童外文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發現一本好書 -- 張湘君教授選讀】In a Garden

清晨在公園做完中華生物能氣功,跟著同修到附近她家的菜園拔菜。菜地被整整齊齊地分割成一塊一塊,每一小塊地裡都種著不同品種的蔬菜。我蹲下身子,挑了一棵挺拔的A菜用手抓著它的底部,輕鬆地把它從泥土裡拔了出來,有趣開心,也很有成就感!

 

想起作家Tim McCanna令人愉悅且充滿活力、頌揚花園及菜園的繪本《In a Garden》

AFSI6263-in0.jpg

In a garden on a hill, sparrows chirp and crickets trill.

In a garden day by day, newborn flowers find their way.

In the earth a single seed sits beside a millipede.
Worms and termites dig and toil, moving through the garden soil

 

一個孩子凝視著公寓住家的窗外,看著下面的花園,想知道花園中的植物是如何生長的?

作者Tim McCanna輕柔跳躍的押韻文字,結合畫者Aimée Sicuro 令人驚嘆的水彩插圖,頌揚了一年四季社區花園的多樣性,描述了植物從種子到發芽到開花,有著蚯蚓、瓢蟲等昆蟲的幫助,每個季節才能持續的生長。

S__6881317.jpg

數百萬年來,植物和昆蟲、動物即一起進化,彼此有着共生的關係。作者畫者在書中列出了通常不被人發現和注意的花朵蟲子及其所作所為,提供了生態系統以及植物和蟲子之間共生關係的酷事實。

S__6881319.jpg

本書從春天開始"In the earth / a single seed / sits beside a millipede." 穿過夏天"Blooms of every shape and size / call to bees and butterflies." 到秋天、冬天,最後回到春天,時間過去/又過去/然後....../生命回歸/重新開始/重新開始。"Time goes by / and by / and then... / life returns / to start / again."從春天開始萌芽的種子和蚯蚓的地下景觀,到秋天種滿蔬菜的花園公寓。

植物、昆蟲、花卉、鳥類、老鼠、蛇應有盡有!

S__6881321.jpg

 

S__6881324.jpg

S__6881326.jpg

人類從史前時代就開始園藝了,最早的園藝記錄可以在大約公元前1500年的埃及墓畫中找到。

花園在古羅馬很受歡迎,到了中世紀,花園被用來種植藥草。

今天,許多人在家中開闢了花園、菜園,而大多數大城市都有大型的植物園和公共菜園,任何人都可以在那裏種菜。因為一小塊土地,無論其目的、大小或位置如何,都會給我們周圍的世界帶來生命、美麗和和諧。

 

《In a Garden》甜美、豐富的插圖與故事的韻律相得益彰,介紹了動植物昆蟲生命週期、園藝活動和如何關愛自然世界,是一本保育陸域生態、推廣食農教育的絕佳素材。

 

A joy for the ears and eyes!

 

檢索文字:

關愛自然

生命週期

社區菜園

食農教育

 

哪裡買書去

https://reurl.cc/AyA76Y

Facebook --

Mackids 麥克兒童外文書店 | Facebook


-------------------------------------------------------
張湘君   教授
美國喬治亞大學英語教育博士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創所所長
前亞洲大學外文系主任
前天主教振聲高中校長

文章標籤

麥克兒童外文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發現一本好書 -- 張湘君教授選讀】 Once Upon a Rhythm: The Story of Music

去年因為好奇購得一個空靈鼓,上網查其背景資料才知它是一種彙集哲學、宗教、文化、藝術,融合現代工藝技術、聲音理論和創新設計於一體的新興樂器。
既融入了磬、古琴、古箏等古典樂器的婉轉靈秀,也加入了時下流行的手鼓強力穿透,廣泛用於宗教佛學、禪茶養生、瑜伽冥想、身心療愈,不僅能抒發情志、陶冶情操、還能療愈身心、提升靈性,發覺自性之美。

其實,音樂和節拍感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部分,我們從出生對音樂和節拍就有反應,而日常生活也充滿著節奏和音樂-脈搏、旋轉的行星,野外的生命氣息、拍手聲、吟唱的聲音

 

手邊有一本音樂繪本Once upon a Rhythm: The Story of Music,作者James Carter以詩意的形式穿越歷史,穿越各大洲、穿越種族,繪製出音樂的時間線,輕鬆探索了跨越時間和跨越國界的音樂歷史,描述了各種音樂流派,簡要追溯了它們的起源,也展示不同種類的樂器和音樂,如古典、民謠、爵士、靈魂樂、搖滾樂等如何被創造及擴展出來,並戲謔地提及了不同的知名音樂人士(你能認出David Bowie? Aretha Franklin? Dolly Parton?

AFAC0575-in0.jpg

Boom!

What's that?

Boom! That thing?

It's there as you walk as you dance as you sing,

Boom! Your drum!

Boom! Your beat!

It starts in your heart then it spreads to your feet.

S__6160392.jpg

 

 

 

 

 

There's a rhythm out there.

There's a rhythm within

as the seasons turn

as the planets spin.

It's the call of the wild.

It's the breath of the world

and it's life so alive

that it has to be heard.

And it hums and it thrums

through day and night.

It's the magical, mystical rhythm of life!

S__6160398.jpg

S__6160400.jpg

S__6160395.jpg

畫者Valerio Vidali的插圖獨特多元,音符在跨頁上翩翩起舞,不同的字體大小和色調營造出視覺節奏,完美地配搭作者James Carter的文字,充滿了可識別的文化和歷史參考資料,也提供了與孩子許多討論的素材。

 

Once upon a Rhythm: The Story of Music不僅內容豐富,也很鼓舞人心,作者提醒我們音樂的多樣性、普遍性以及在生活中的作用,也不斷邀約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它的蹤跡。

Boom! That rhythm!

Boom! It's you!

Hey, you could be a musician, too!

S__6160401.jpg

一本適合學習音樂的孩子、音樂老師、從事雙語音樂教學的老師閱讀的英文繪本。

 

檢索文字:

簡易音樂史

雙語音樂教學

 

哪裡買書去

https://reurl.cc/33NxMR

-------------------------------------------------------
張湘君   教授
美國喬治亞大學英語教育博士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創所所長
前亞洲大學外文系主任
前天主教振聲高中校長

文章標籤

麥克兒童外文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發現一本好書 -- 張湘君教授選讀】We Are All Born Free

9月份伊朗20歲庫德族女子Mahsa Amini僅因出門沒戴頭巾,就遭警方逮捕、毆打致死,事件引爆伊朗反侵犯人權的「頭巾示威」浪潮。

今日閱讀國際特赦組織為慶祝《世界人權宣言》簽署 60 週年於 2008 年出版We Are All Born Free(世界人權宣言兒童繪本版),特別有感!

AFFL0412-in0.jpg

 

 

 

 

 

We Are All Born Free這本兒童繪本版的文字節錄自《世界人權宣言》,但仍設法保留了一些直接引用或與原版類似的措辭。

搭配了30位著名童書插畫家包括John BurninghamNiki Daly生氣的亞瑟》繪者日本Satoshi Kitamura的繪圖。

每一頁由不同的插畫家使用多種藝術媒介和現實走向幻想的風格,巧妙地擴展文字的張力,以兒童可以理解的圖解方式呈現人權的抽象內容。

 

針對“We Are All Born Free這一則人權,英國知名兒童插畫家John Burningham的插圖就描繪了孩子們在蹦床上歡呼雀躍,體現了自由給每個人帶來的快感。

而“We all have a right to life and to live in freedom and safe .”畫家Niki Daly 選擇“自由公園”作為插畫靈感,不同種族和種族的孩子們在公園裡盡情享受自由的氣氛,有人在放風箏,有人站在木頭箱子上面發表演說,也有遊行隊伍敲鑼打鼓的經過南非前總統曼德拉雕像。

另外,“WE CAN ALL ASK FOR THE LAW TO HELP US THEN WE ARE NOT TREATED FAIR 的插圖,則是在法庭上的法官面前出現一張貓和老鼠的照片。

 

多元的藝術風格為孩子介紹各種不允許被剝奪的自由權利讓他們從小就認識和理解人們應該被對待的方式,進而知道如何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

 

本書內容豐富,所提及的30種人權也符合SDGs17項的SDG 4 SDG 8 SDG 10 SDG 16四項目標,絕對可以應用於不同的課程!

 

SDG 4 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 We all have a tight to education and to finish primary school which should be free.
  • We should be able to learn a career or make use of all our skills. Our parents have the right to choose how and what we learn.

S__4431907.jpg

SDG 8 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促進包容且永續的經濟成長,讓每個人都有一份好工作。

  • Every grown up has the right to a job, to a fair wage for their work, and to join a trade union.
  • We all have the right to a good life. Mothers and children and people who are old, unemployed or disabled have the right to be cared for.

每個人都希望擁有一份滿意的穩定工作,而且獲取公平合理的薪資,用來照顧自己和家人。

國際勞工組織對「好工作」的定義:可以自由選擇工作、認同基本的工作權利、收入可以滿足對經濟、社會、家庭基本的需求和責任、對勞工和家人適當的社會保障、在自由、公平、安全和尊的條件下,不分男女、移工都能得到適當且有生產性的工作機會。

S__4431900.jpg

 

SDG 10 減少不平等:減少國內及國家間的不平等

  • We all have the right to belong to a country.
  • We all have the right to go where we want in our own country and to travel abroad as we wish.
  • The people who try us should not let anyone tell them what to do. Nobody has any right to torture us, or to hurt us.

多國家都在努力用實際作法改善社會上的不平等,例如:制定法律、禁止不公平的待遇,讓人人都能投票,透過選舉來改善大家的生活。

以善意對抗仇恨。秉持善意,並且尊重每一個人,學習欣賞彼此相似以及不同的特點。

S__4431901.jpg

S__4431904.jpg

SDG 16 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促進和平多元的社會,確保司法平等,建立具公信力且廣納民意的體系

  • If we are put on trial, this should be in public.
  • Nobody has the right to put us in prison without a good reason, to keep us there or to send us away from our country.
  • The law is the same for everyone. It must trat us all fairly.

如果一個國家的公權力不彰,或是根本沒有法律保障人民的權利時,暴力和犯罪就會行。警察、律師和法官可能被違法的人賄賂收買,讓罪犯的罪行彼輕判或逃稅。

在這種社會裡生活,因為國家沒有合理的稅收來成立有效率的政府,人民無法得到保護,不能享有應有的和平和正義。想要伸張正義,就要先了解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這是很有幫助的準備。

S__4431903.jpg

S__4431905.jpg

 

We Are All Born Free閱讀後,除了可就人權議題引發討論外,建議師長帶領孩子以繪畫、角色扮演、 戲劇表演、問題解決、社區服務、公民參與等方式識別他們擁有的人權,並思考這些人權是如何影響他們的生活。

 

檢索單字:

#人權

#SDGs

 

哪裡買書去

https://reurl.cc/ymZDW6

 

 

------------------------------------------------------------

張湘君   教授

美國喬治亞大學英語教育博士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創所所長

前亞洲大學外文系主任

前天主教振聲高中校長

 

文章標籤

麥克兒童外文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發現一本好書 -- 張湘君教授選讀】A Busy Day for Birds

您可知道秋天是鳥兒們的樂園!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秋天是穀類豐收的季節,各種鳥類都紛紛離巢追逐食物!難怪常去的公園最近常有遊客帶著相機獵取拍攝園中秋季覓食的鳥兒。

2022臺北國際賞鳥博覽會」將於20221156(星期六、日)在關渡自然公園舉行,今年活動主題為「賞鳥生活節」,希冀推廣民眾賞鳥與休閒生活結合,在生活的步調當中,學習欣賞鳥、愛護鳥,了解鳥類保育的重要性!

 

想起英國暢銷童書作家Lucy Cousins《A Busy Day for Birds》這一本描繪各種鳥兒的可愛繪本。

AFWA1749-in0.jpg

故事一開始,Lucy Cousins就讓孩子想像有一天變成一隻鳥,接著五彩繽紛的鳥兒登場,開始玩各種鳥兒的把戲,像麻雀一樣跳、跳、跳,跟企鵝走路東倒西歪,學紅鶴抬頭挺胸單腳站,接下來的幾頁都充滿了孩子們可以嘗試做的鳥類活動,例如:大喊大叫、拍打翅膀和伸展身體。

S__6062099.jpg

鳥兒每一個動作的韻文描述都伴隨著一張有趣的鳥兒圖片。

 

Can you imagine just for one day you're a busy bird?

Yes, a bird!

Hooray!

S__6062091.jpg

變成一隻公雞,「高聲叫,咕咕咕─」

The sun is up.

The sky is blue.

Wake up and shout Cock-a-doodle-doo!

Flap your wings and you can fly,

higher and higher, up, up in the sky

S__6062092.jpg

 

S__6062094.jpg

再像天鵝一樣「伸長脖子划呀划」

Now swim along and stretch up your neck.

 

Scratch the ground with your feet.

Catch a fly with your beak.

 

What a busy bird you've been.

The funniest one I've ever seen!

You began the day

Cock-a-doodle-doo

Now say goodnight..

Tuwit Tuwoo!

Whoo! Whoo!

 

這本書沒有真實的故事,只有鳥兒在一天從早到晚所做的各種不同的事情。

書的開本大,圖像色彩鮮艷、文字押韻,每一頁都充滿了朝氣和容易辨認的鳥類,大膽的輪廓和著色,能讓孩子想要參與鳥類的動作表演。

看似簡單的動作,對孩子來說都有著無窮的趣味。

 

閱讀後,師長可以英文指令帶著孩子模仿鳥兒,動動身體也動動腦、發揮創意!

讓孩子扮演不同的鳥兒,學習各種birds的英文名稱及代表動作的英文說法,也訓練孩子的平衡感,在跑跳、遊戲中不受傷害。

Waddle like a Penguin

Tweet Like a Bird

Cluck like a Chicken

Stand like a Flamingo

Dance Like a Peacock

Peck like a Woodpecker

Hoot like an owl

S__6062104.jpg

 

另外,建議教唱以下二首英文童謠,延伸birds主題的學習廣度。

Two Little Black Birds Sitting on a Wall

5 Little Ducks (went swimming one day)

 

總之,《A Busy Day for Birds》是一本適合與孩子共讀、共玩的動物主題英文繪本,絕對能讓孩子享受邊學習英文、邊動動身體的樂趣。

 

 

檢索單字:

#Birds

#TPR教學

#幼兒體能教學

 

 

哪裡買書去

https://reurl.cc/7j9W2d

 

Facebook -- Mackids 麥克兒童外文書店 | Facebook


-------------------------------------------------------
張湘君   教授
美國喬治亞大學英語教育博士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創所所長
前亞洲大學外文系主任
前天主教振聲高中校長

 

文章標籤

麥克兒童外文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發現一本好書 -- 張湘君教授選讀】I Need a New Bum

屎、尿、屁似乎永遠是孩子們感興趣和好奇的話題,尤其是3-6歲的孩子,屁股更是他們感興趣的身體部位。

或許因為偶爾會被爸爸媽媽打屁股,孩子們會渴望自己能有個不怕挨打的屁股!

 

紐西蘭的作者Dawn McMillan 、畫者Ross Kinnaird聯合創作的I Need a New Butt! 》,《I Broke My Butt! 》,《My Butt Is So Noisy! 》, 《My Butt Is So Silly! 》,《My Butt Is So Christmassy! 》,《My Butt Is So Cheeky!》就是寫給3-6歲孩子閱讀有關屁股和放屁的奇思妙想故事,其中幾本還進入如廁訓練暢銷書(Best Sellers in Children's Books on Toilet Training) 的榜單。

AFSU0483-in0.jpg

這系列中的《I Need a New Bum》敘述一個小屁孩從鏡子裏頭看見自己的屁股中間有條裂縫,一直想著發生的原因,而且有了換新屁股的念頭。

S__6062111.jpg

從這一刻開始,小屁孩滿腦子新屁股的樣貌,彩色的屁股、發光的屁股、帶車燈的屁股,機器屁股,金屬鈦材料做成的屁股……最後無意中發現他爸爸的屁股竟然也有一條裂縫!

I need a new bum!

 

Mine's got a crack.

I can see in the mirror a crack at the back.

 

Did I do it on the slide?

Or when I jumped my BMX?

Or with the fart?

That happened next.

 

Of course! The fart!

That's what blew my bum apart!

Split the thing clean in two.

Now I wonder what to do.

 

I need a new one.

A green one or a blue one.

A fat one or a thin one.

A wood one or a tin one.

S__6062115.jpg

Or maybe an alien's bum,

made from a metal

like titanium.

Bulletproof!

Fireproof!

Bombproof!

或許我應該要個外星人用鈦金屬製成的屁股

防子彈!

防火!

防炸彈!

S__6062117.jpg

S__6062122.jpg

……

This is outrageous!

Are bum cracks contagious?

Dad!

Your bum crack is showing!

這太離譜了!

屁股裂痕會傳染嗎?

爸爸!

你的屁股裂開了!

S__6062124.jpg

! 《I Need a New Bum》真是一個充滿創意、能激發孩子無限想像的幽默故事。

孩子可以一邊閱讀,一邊觀察自己身體,也能學習顏色、物料以及歷史小知識。不得不佩服本書作者及畫者能如此不框限孩子的好奇心!

 

只是遺憾有些學校管理人員的思想仍然固化保守,至今對屁股和放屁的便盆幽默“potty humor”還是忌諱。

你相信嗎? 不久前美國密西西比州就有位小學副校長Toby Price因為在學校朗讀《I Need a New Bum》給一群低年級學生聽而被解雇了!

 

個人以為任何能引起孩子興趣並讓他們想一讀再讀,然後再讀另一本書的都是好書。

何況說真的,如果誠實地回顧自己的童年,誰能說小時候沒有因為放屁而傻笑過?

 

哪裡買書去

https://reurl.cc/bG4V3v

 

Facebook -- Mackids 麥克兒童外文書店 | Facebook


-------------------------------------------------------
張湘君   教授
美國喬治亞大學英語教育博士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創所所長
前亞洲大學外文系主任
前天主教振聲高中校長

文章標籤

麥克兒童外文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發現一本好書 -- 張湘君教授選讀】Up, Down and Around

早上在網路上讀了兩篇標題聳動的文章〈台大生搶下田?一堂拒收「公主、王子病」的課〉、〈不夢幻的「鄉村農業體驗」課,卻使焦慮世代「感到療癒」?〉,參與的台大學生在體驗鄉村農業情境的轉換中,放開了焦慮,不約而同地寫下「在抬腳、踏泥之間,被土地擁抱,與土地共鳴,感到放鬆、療癒」的心得。

這堂課帶給學生感受上的革新,不只有身體與都市、地方的互動關係,更是強調打開身體五感,去認識農業鄉村的人事物,重新建構生命、人與土地之間的價值觀,完全符合SDG 2 [消除飢餓:確保糧食安全,消除飢餓,促進永續農業],好讚!

 

想起手邊一本頗為喜愛的種菜繪本Up, Down and Around,書中講述一個小男孩和朋友愉悅地在父親的菜園裡幫忙和發現植物如何生長的故事。

AFCW0396-in0.jpg

In the dirt we'll dig a row,

Drop some seeds, and watch them grow.

Dirt piles up; seeds go down.

Water splashes around and around.

S__6070285.jpg

Corn grows up.

Carrots grow down.

Cucumbers climb around and around

S__6070286.jpg

Peppers grow up.

Potatoes grow down.

S__6070288.jpg

Broccoli grows up.

Beets grow down.

Green beans wind around and around.

S__6070290.jpg

S__6070292.jpg

Fresh and tasty, get a bunch.

Pick some. Pull some.

LET'S HAVE LUNCH!

 

色彩鮮豔、卡通風格插圖精準地描述了花園的細節,植物如何生長、向上、向下或環繞。

為了強調方向,插畫在朝向地面、天空或周圍的角度特別誇張。

馬鈴薯向下生長時,底部的圖片更大,使焦點集中在馬鈴薯上。

插圖中還有一些非常酷的視角,比如以鼴鼠的眼睛觀察地下生長的蔬菜,然後從上面凝視高大的植物。

 

孩子們透過插圖能夠認識辣椒、玉米和青花菜是向上長的蔬菜,馬鈴薯、胡蘿蔔和洋蔥是向下長的蔬菜,而南瓜、青豆和番茄是繞著圈長的。

他們以前可能嚐過其中的一些食物,或者看到其中一些食物生長,如此可以與個人生活經歷聯繫起來。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在自家後院擁有一個菜園,但這本書能激發師長及孩子對屋頂花園、窗台花園、農地耕種、農貿市場等食農教育以及新鮮農產品的熱愛!

 

閱讀後:

  1. 老師可以用這本書來教導12種蔬果的英文名稱corn, carrots, cucumbers, onions, peppers, potatoes, broccoli, tomatoes, green beans… 尤其是秋葵okra和甜菜beets等孩子較不熟悉的食物。
  2. 書中不斷重複包含"up " ,"down" and "around"英文方向詞的語句,朗讀時師長可讓孩子增加肢體動作,站起來表示"up ",蹲下表示"down",旋轉一圈表示"around",如此孩子們在大聲朗讀時容易參與其中,也能提升對這些方向詞的印象以及學習的樂趣!
  3. 和孩子一起在窗台或院子布置個菜園、種植蔬果,並仿效書的最後一頁,採摘自家菜園的蔬果,動手做出一頓YUM YUM的健康美食!

 

 

檢索主題:

#食農教育

#蔬菜水果

#健康美食

 

哪裡買書去

https://reurl.cc/VRpaNy

 

 

Facebook -- Mackids 麥克兒童外文書店 | Facebook


-------------------------------------------------------
張湘君   教授
美國喬治亞大學英語教育博士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創所所長
前亞洲大學外文系主任
前天主教振聲高中校長

文章標籤

麥克兒童外文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發現一本好書 -- 張湘君教授選讀】《 Are You A Cheeseburger?

你喜歡吃cheeseburger起司漢堡嗎? cheeseburger起司漢堡基本上是指夾乾酪和碎牛肉的三明治。

 

根據Carnegie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網站介紹,起司漢堡是約100年前1924年加州一個叫Lionel Sternberger16歲年輕人所發明。

當時他正在父親的三明治店工作,他決定切一片起司放在漢堡上並稱它為「起司漢堡」。每年918日還是美國的National Cheeseburger Day國家漢堡日。

 

作家兼插畫家Monica Arnaldo創作的迷人繪本Are You A Cheeseburger?

講述一隻孤獨、想吃起士漢堡的浣熊和一顆發光的種子,以及世界上最重要的問題:這顆種子能長出起士漢堡嗎?

AFHA4617-in0.jpg

Grub是一隻老在垃圾堆裡尋找食物的浣熊,而Seed則是垃圾堆裡一顆等著有人能將它種進土裡的種子。

因此飢餓的浣熊在垃圾桶裡發現發光的綠色種子,種子趕緊與浣熊搭訕,說正在找人種植它,這樣它就可以長大。

浣熊立即幻想這顆種子可能會長成一棵起士漢堡的植物,其實種子根本不知道什麼是起士漢堡,但是它說. .也許吧!

S__4079633.jpg

因此浣熊將種子埋到土裡去,熱切地等待種子長成美味的起士漢堡,當等待種子成長時,二人每天晚上都會交談,浣熊還會講故事及唱歌給種子聽,種子非常享受著浣熊的陪伴,如此逐漸建立了一段不可思議的友誼。

The two spent every evening together, from moonrise to moonset. Grub tried to

be patient. But Seed began to wonder: What if he wasn't a cheeseburger plant?

What if he was something else entirely?

 

種子發了芽,長成一棵植物,還開了花。浣熊發現種子不是長成起士漢堡時,有些失望,但牠很快地轉念,覺得生活中能結交好朋友並共度時光比起吃喜歡的東西更開心,最後決定當個照顧花兒的園丁。

"I am thinking that flowers are good and special, too -maybe even more special than cheeseburgers."

"More special than cheeseburgers?"

Seed gasped.

"Well. The same."

S__4079644.jpg

S__4079640.jpg

本書除了故事深富想像力與哲理外,插圖也很精美。

Monica Arnaldo在書中繪出了很多有趣的時刻,比如種子描述在它在地下所見,有長短不一的worm,而浣熊則忙著講述每一個與牠吃過的起士漢堡相關的物品,包括日出時的太陽也長得像個起士大漢堡!

每一頁都呈現令人難以置信的動態和趣味,能讓讀者迫不急待的翻閱下一頁,想知道種子到底會長出什麼東西來?

 

本書是兩個不同生物間的終極友誼故事,儘管一開始浣熊和種子看起來毫無共同處,只有盤算,但彼此單純的選擇相信,相依相伴,隨著故事的進展,竟然友情綻放,建立了不可分割的紐帶關係,最終決定相伴一生。

 

喜歡這一種出乎意料的happy ending!

S__4079645.jpg

 

檢索主題:

#友誼

#食物

#園藝

 

哪裡買書去

https://reurl.cc/91ozoX

 

Facebook -- Mackids 麥克兒童外文書店 | Facebook


-------------------------------------------------------
張湘君   教授
美國喬治亞大學英語教育博士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創所所長
前亞洲大學外文系主任
前天主教振聲高中校長

 

文章標籤

麥克兒童外文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發現一本好書 -- 張湘君教授選讀】Charlie Chooses

人生就是不斷在做選擇,但是有些人不論面對大、小選擇時都下不了決定,或決定後即反覆更改,期待別人能給自己做决定,且常伴有過度擔心、臉紅、手抖、緊張不安等「選擇恐懼症」症狀。台灣有精神科醫生宣稱,近年來患有「選擇恐懼症」的兒童個案趨增,家長應及早正視,並於童年時期就將它根治。

手邊的這本《Charlie Chooses》正是兒童患有「選擇恐懼症」的個案寫照。

AFNC0363-in0.jpg

 

 

 

 

小男孩Charlie選擇焦慮的傾向,從冰淇淋要選甚麼口味?巧克力還是香草?要穿條紋的小褲褲還是點點的?晚上睡覺要關燈還是開燈?他總是害怕做錯決定要承擔後果

Charlie did not like to choose.

He never knew what was best . . .

. . . and Charlie always worried that he might choose...

the Wrong Thing.

S__4759574.jpg

Charlie連生日要什麼禮物都顯得猶豫不決,他還找書來提供生日禮物的點子。

Poor Charlie. He knew he would never be able to choose a present for his birthday, so he did a very sensible thing and looked in a book. The book was full of ideas ...a banana, a racing car, a firefighter outfit, an ant farm, a teddy bear, a bucket, a wobbly jelly, a button, a pair of socks . . .

 

Charlie坐在公園長椅凳上想啊想的。突然有一張動物收容中心的宣傳單子迎面飛過來他拿起來一看,有了要隻狗當生日禮物的想法。於是他來到了動物收容中心,發現這裡有各式各樣的狗,長的、短的、小的、毛毛的……只是選擇太多了,Charlie又煩惱了起來。
S__4759577.jpg

突然間有隻黑白點點的小狗直接撲進他的懷裡,解決了他無法選擇的難題,Charlie很開心,當場決定生日禮物就是牠了!

S__4759578.jpg

從此以後,當Charlie生活中又出現選擇障礙時,這隻小狗狗直接幫他做決定,讓選擇不再是個難題。

S__4759581.jpg

很多小孩子之所以不敢選擇,就是害怕自己會失敗。因此當孩子出現了選擇困難症的時候,家長可適當的進行親子遊戲,促進孩子多方面的思維,並鼓勵孩子勇敢地作出選擇,有了父母的鼓勵孩子會更有信心。

當孩子能夠學會不怕失敗,並且享受失敗的時候,孩子自然也就會不再懼怕選擇。

 

檢索主題:

#選擇恐懼症

#動物收容中心

哪裡買書去

https://reurl.cc/QbKjy5

 

 

Facebook -- Mackids 麥克兒童外文書店 | Facebook


-------------------------------------------------------
張湘君   教授
美國喬治亞大學英語教育博士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創所所長
前亞洲大學外文系主任
前天主教振聲高中校長

文章標籤

麥克兒童外文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發現一本好書 -- 張湘君教授選讀】Like The Ocean We Rise

 

日益嚴重的氣候危機已經造成無數生命面臨威脅,但一般人或許會因氣候變遷影響太過劇烈,而感到不知所措。其實,科學家早已指出解決方案,但考驗我們的是:如何具體落實在生活各個層面上。

 

手邊的Like The Ocean We Rise是一本富有詩意、文字優美,卻帶著清晰而有力訊息,可以提高孩子環保意識與激發實踐行動的英文繪本。

AFAC0534-in0.jpg

 

 

 

 

 

一開頭就是“我們的星球廣闊而美麗,它的森林是綠色的,它的海洋是藍色的。我們是否看到了這種魔力並好好對待它?我們是否認為我們共享的世界是理所當然的?

Our planet is vast and it's beautiful too.

Its forests are green and its oceans are blue.

Do we see that magic and treat it with care?

Do we take for granted the world that we share?

 

任何人,無論多麼渺小,都可以實施變革,並努力為後代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S__5701638.jpg

In Sweden, one girl said enough is enough

It's time to do something. It's time to get tough.

She started a ripple.

It grew and it grew...

She started us thinking...

If not me, then who?

 

In Queensland, things aren't how we want them

We need to look out for our fish, for our sea.

Our rainbow-bright coral is getting bleached white...

Like the ocean, we rise, and we promise to fight!

在昆士蘭,事情不是我們想要的

我們需要注意海洋以及海洋中的魚。

彩虹明亮的珊瑚正在變白

像大海一樣,我們要奮起,我們要放手一搏!

S__5701641.jpg

In Uganda,

we know that the Earth is in pain.

We've waited and waited and waited for rain.

Lions and zebras can't join in our chant,

so we do what the land and the animals can't.

在烏干達,

我們知道地球正處在痛苦之中。

我們一直在等待等待等待下雨。

獅子和斑馬無法參加遊行,

所以我們要做大地和動物做不到的事情。

 

Our magical rainforest is under attack,

our birds and our animals’ homes want their back.

We won't just stand by till the trees are all gone,

our numbers are growing and we will march on.

神奇的熱帶雨林遭到破壞,

鳥類和動物想要回到牠們的家園。

我們不會袖手旁觀,等到樹都被砍光,

我們的人數在增加,我們會繼續遊行抗議。

S__5701643.jpg

We march here in Delhi to show that we care.

We're marching. We're singing.

We must use less fuel so we have cleaner air.

We're banging the drum...

And we will not stop until something is done!

在德里我們遊行吟唱以示關心。

我們必須少用燃料,才能有更清潔的空氣。

我們敲鑼打鼓...除非大家有所作爲,否則我們不會罷休!

S__5701645.jpg

書的最後有個很棒總結:

Our planet is vast and it's beautiful too,

but it needs our help - it needs me, it needs you.

Though we might be small in a world that is wide,

together we swell until we turn the tide.

在廣闊美麗的地球中,儘管我們每個個體都很小,但是我們仍要連結擴大,直到我們扭轉潮流。

 

畫者Sarah Wilkins的插圖很有特色,加上頁面挖洞的視覺設計,一個雨滴滴在光滑的水面上,產生了漣漪效應,翻頁時,雨滴倍增,漣漪擴大 (當我們與瑞典、澳大利亞和烏干達的人們一起努力時,這些雨滴以及漣漪會擴大),完美地傳遞書中文字的訊息-地球廣闊而美麗,但全球應對氣候變遷需要你我共同採取行動。

 

本書以優美的文字和圖片,藉鑑了世界各地氣候變遷產生的危害,拯救美麗地球的例子,同時也頌揚了各地風生雲起、掀起波瀾的國際青年氣候變遷抗議運動。

 

故事結尾附有一個甚麼是氣候變遷以及如何應對的實用資訊頁面,師長可以善加利用來引領孩子探究世界各地因氣候變遷產生的危害以及各種不同的減緩解決方案

 

S__5701650.jpg

 

哪裡買書去

https://reurl.cc/jGKkp1

Facebook -- Mackids 麥克兒童外文書店 | Facebook

-------------------------------------------------------
張湘君   教授
美國喬治亞大學英語教育博士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創所所長
前亞洲大學外文系主任
前天主教振聲高中校長
文章標籤

麥克兒童外文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